查看原文
其他

南水北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周年的日子,作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952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伟大构想,到2002年工程开工,经历了50年科学论证和50多个方案比选,开展了一系列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研究,110多名院士献计献策,成千上万名水利科技人员接续奋斗。

经过12年艰苦奋战,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全面建成通水。工程质量可靠、投资不超、水质达标、移民安稳、干部没倒、群众叫好,创造了一项项工程建设奇迹、技术创新奇迹和制度创新奇迹。其中,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一期工程涉及到34.5万人, “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成为世界工程移民史上是一个奇迹。

12月12日,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在国新办记者会上介绍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五周年取得的成绩
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调水量已近300亿立方米,相当于从南方向北方搬运了2140个西湖的水量。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已由原规划的受水区城市补充水源,转变为多个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成为这些城市供水的生命线。南水已占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的73.3%,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撑。
五年来全面通水的实践证明,南水北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擘画、重视,目标明确、接力奋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势,实施中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形成共识,有效解决投资保障、征地移民、治污环保、技术攻关等重大关键制约,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切,各地区、各部门同心协力,高效联动,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是社会主义制度调动各方面资源、统一各方面行动、高效有力办大事的突出标志和集中展示。
南水北调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鲜明特点和显著优势,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智慧、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空中俯瞰中线,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美!
五年前
清冽的汉江水
从陶岔渠首汩汩流出
一路逶迤北上
它过长渠、钻涵洞、穿黄河、跨铁道
从南方秀美的山岭
来到广阔的华北平原
历尽千里奔波
最终抵达终点
北京团城湖
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有人形象地
将它称为
中国北方的一口“大水缸”
站在丹江口水库旁
目之所及
一库碧水倒映着青山倩影
白鹭翩翩起舞
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
碧波万顷
水天一际
一泓清水向北流
给干渴的北方
带来希望 带来梦想
南方“亚洲天池”的优质水源
沿着蜿蜒1000多公里的人工渠
日夜流淌
润泽北方千家万户
通水以来
工程运行平稳
供水量逐年增加
已累计调水超过255亿立方米
已不间断安全供水约1700天
沿线直接受益人口超过5859万
南水成为新的供水“生命线”
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的百姓
在水安全、水生态和水环境方面的
幸福感大大提升
通水以来
“南水”已成为京津冀豫
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
显著改善了沿线群众的饮水质量
一些地区的群众
因此告别了高氟水、苦咸水
每一滴送到受水区的生命之水
都凝聚着广大移民、库区群众
工程建设者和运行管理维护人员
的努力与心血
顾大局 顾大家 舍小家
是他们的坚忍与付出
成就了“清水北上”的梦想
成就了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
多少艰难困苦
多少挫折牺牲
多少甘于奉献
美景无言
却分明警醒我们


来源:新华社、中国日报网 ,编辑:吴彦鹏

推荐阅读



传播中国,影响世界

关注中国日报网微信公众号

觉得不错,请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